乐竞城轨协会:2035年全面建成城轨交通多元融合发展体系
发布日期 :2024-08-02

乐竞本报记者 孙丽朝 北京报道

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(以下简称“城轨协会”)近日发布的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城轨发展指南》(以下简称“《指南》”)提出,至2035年,全面建成城轨交通多元融合发展体系。城轨与各类交通方式、新型基础设施实现功能上的深度融合,网络韧性与通达性大幅提升,服务大城市能级和乘客满意度明显提升。

《指南》提出,我国城轨交通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,仍存在短板与不平衡问题,全行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诸多挑战。一是线网客流强度偏低,城轨企业运营收支失衡,提升质量效率实现财务可持续能力亟待增强;二是城轨网络规划布局仍需完善,结构有待优化,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统筹不足,一体化设计的实现度不高,规划融合亟待推动;三是城轨线网和综合交通的运营统筹融合欠佳,运营组织体系亟待完善;四是城轨交通产业安全尚有隐患,全产业链支撑能力亟待提升;五是城轨运营服务品质与乘客出行期望尚有差距,服务水平亟待提高;六是城轨企业,与相关产业协同融合尚需深化,经营范围亟待拓展等。

《指南》提出了九种融合模式: 区域、四网、多交、线路、站城、系统、绿智、文旅、业务(或产业),并制定了融合城轨建设“两步走”的发展目标,至2030年,初步建立城轨交通多元融合发展体系。九元融合工作全面展开,新建线融合度指数均有提升,乘客反映强烈的断点、堵点、绕点和糟心点明显减少。至2035年,九元融合的融合度指数有显著提升。

图为北京14号线地铁金台路站。路炳阳/摄影

一位地方政府人士对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表示,融合发展一方面需要土建工程、车辆选型、通信信息等系统的技术统一和标准兼容,另一方面还需要打破行政和行业壁垒。例如,跨区域、跨交通制式的票务融合和安检互信,需要各地区和各交通方式运营方统一安检标准、设定合理的清分体系,大范围推广需经历艰难的协调过程。

针对当前城轨价格调整的机制尚不健全的问题,《指南》提出,要研究完善票制票价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;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票制票价体系;以票务为依托,开展服务创新,鼓励轨道出行。针对电费在运营成本中的比重较大的问题,《指南》则强调要研究与国家电网建立电价优惠沟通机制,分批分类推行城轨用电公益电价。

城轨协会副会长、《指南》研究编制组组长丁树奎表示,随着城市群都市圈的快速崛起,我国城镇化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,轨道交通面临建设轨道上的城市群都市圈的新使命。幅员大了、层次新了、架构复杂了、协调难度大了、技术要求更高了,未来城轨交通将是涉及并融入多核(中心城市、副中心、卫星城)、多交(城轨、铁路、民航、公交等多个交通方式)、多层次(大、中、低多种运能交通制式)、多节点(交通枢纽、换乘站、互联互通线路等多个衔接点)和多运营主体(政府运营企业、PPP运营商)的新型综合交通体系。

“融合城轨的落脚点在‘引客流、增收益、降成本’三大方向上,增强城轨交通可持续发展后劲,构建客流、财务、技术、装备、环境等全面可持续的城轨交通是目标。”丁树奎强调。

《指南》强调,“增收益”方向的工作定位在:一是运营收入(票务收入)与线路线网的运能相匹配,能够呈现相应的增长态势;二是实现城轨交通沿线资源全链条开发,资源开发收入(非票务收入)要在平衡运营成本和融资付息中占有更大的比重。譬如区域融合、四网融合、多交融合和线路融合,通过公共交通的大范围跨区域覆盖、多交通方式衔接和高运输效率提升,在实现客流强度不断增高的基础上,实现运营收入的持续增长。

“降成本”方向的工作定位在:加强规划建设阶段投资控制及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。根据基本功能需求,结合价值工程,推进资源共享,控制工程规模,避免机电系统功能过度冗余,以降低建设成本、减少投资规模和全生命周期成本。

就客流和财务可持续性,《指南》提出了量化的目标,到2030年,运营收入提高15%,单位公里运营成本降低15%,300万以上人口城市50%以上线路客流强度达到0.7万乘次/公里·日。到2035年,运营收入提高20%,单位公里运营成本降低20%,300万以上人口城市线路客流强度达到0.7万乘次/公里·日。

(编辑:郝成 审核:吴可仲 校对:刘军)